行業動態
以朝核之矛攻薩德之盾
[編輯:深圳市美源環保有限公司] [時間:2016-09-14]
G20的杭州峰會上,中韓領導人還是見面了,但是基本只是交流了看法, 在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的問題上,中韓之間的巨大鴻溝依然如故。兩國元首也沒有辦法在這個問題上“拍板”,意味著中韓關系將繼續處于冷淡,甚至冰凍的狀態,這次元首會晤也算是給中韓關系定了調子,至少在戰略層面的信任已經不復存在。
在樸槿惠總統卸任之前,恐怕中韓關系難有回轉。就在兩國元首會晤當天,朝鮮朝日本海方向發射了三枚導彈,薩德和朝鮮的導彈已經形成相互加強的螺旋,變成了地區動蕩的旋渦,如同一場風暴一樣,各大國主動或者被動都卷入其中。從韓國宣布部署薩德之后,朝鮮的導彈發射就像吃飯喝水一樣頻繁,甚至已經不再是新聞了。從金正恩上臺之后,朝鮮進行了30多次導彈試射,遠遠超過其父金正日在位的17年試射的導彈??梢哉f,金正恩上臺以來,很明確的目標就是形成朝鮮的核威懾力,終極的目標應該是對美國的核威懾力。
金正恩的任性行為,自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反彈,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2270制裁決議,也是大國“規制”朝鮮的努力,制裁決議通過之后,對朝鮮的制裁也是空前嚴厲。顯然,韓國,或者說樸槿惠總統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等待朝鮮的變化,更不要說棄核了,韓國最終接受了部署薩德的建議,用薩德來保護韓國的安全。
無論朝核還是薩德都是大國重器,大國能夠玩得起這樣的游戲,但是偏偏在朝鮮半島兩個國家玩起了根本不能玩的游戲。朝核對國際社會的沖擊已經是非常明了,無論聯合國還是各個大國都不會承認朝鮮的擁核地位,也因如此,金正恩上臺快五年了, 一直憋在國內,外交突圍也是屢戰屢敗。
朝鮮第四次核試驗之后面臨的困境,在韓國宣布部署薩德之后就出現了重大的轉機。原因在于薩德系統打破了地區戰略平衡,對中國、俄羅斯來說,薩德系統是美國在東歐反導系統的東亞翻版。并不是說朝鮮的核導威脅就不存在了,而是說薩德是最新的威脅,而且是中美俄之間的戰略博弈。
薩德系統來了,韓國更不安全了。朝鮮不僅發射了潛射導彈,而且提升了中遠程導彈的水準,最新的三枚導彈幾乎落入同一地點,射程也有了很大的提升。如果用矛和盾來形容的話,薩德系統這個盾還沒有建好,朝鮮的矛越來越鋒利了。
更嚴重的是,薩德系統拆散了大國協商一致約束朝鮮的共識,樸槿惠似乎已經掉入薩德的“迷思”之中了,把薩德當成了護身符,還寫入了執政黨的黨論之中。也就是說,她卸任之前,韓國是不可能放棄薩德的。
顯然,樸槿惠提出有條件地部署薩德,只是托詞而已,條件就是消除朝鮮的核威脅,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,有哪個國家阻止了朝鮮發展核武器?以消除朝核威脅來換薩德,足以看出韓國對于朝核、對于半島局勢的認知是如此的偏狹固執。
韓國執意部署薩德系統,只會進一步激發朝鮮開發核導的熱情,薩德打破了地區戰略平衡和大國的戰略穩定,那就要承受半島無核化已成公地的悲劇。美國軍事專家鼓動韓國部署兩套薩德,而韓國呢,還聲稱要搞核潛艇,南北雙方,核導與薩德,玩得不亦樂乎。事實越來越明顯,朝韓之間只是由著自己的性子在玩這場軍備競賽。
習近平在見樸槿惠的時候,還是給韓國面子,反對美國部署薩德,至少希望韓國可以有所轉圜,但是樸槿惠的態度也非常強硬,薩德只是針對朝鮮,而不會給第三國帶來威脅。當樸槿惠說出這些話的時候,兩國元首會晤的意義也就不大了,如果這次還不能緩和中韓關系,想再創造機會也難了。薩德不僅離散了中韓關系,也讓朝鮮在一個更加寬松的環境下發展自己的核導力量。
在薩德的問題上,韓國也是漫天要價,無論中國還是俄羅斯都沒有辦法約束金正恩,過去幾年的事實已經很明了,中國堅持無核化,履行聯合國的制裁決議,已經履行自己的義務了。韓國部署薩德給中國帶來的威脅也是切實的,只是韓國并沒有直面這個問題罷了。
薩德和朝核都是威脅,為什么中國在制裁朝鮮的時候,縱容韓國呢?習樸會之后,兩國的底線顯露無疑,這不是向好的開始,而是另一場風暴的積聚。中韓關系何時觸底,尚未可知,沒有中國,朝韓之間打架,連個拉架的都沒有,不知道樸槿惠是否想清楚了。
上一篇:工業用蒸餾水
下一篇:美艦再闖我西沙領海意欲何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