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動態
中國成功開采可燃冰
[編輯:深圳市美源環保有限公司] [時間:2017-05-19]
據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報道,中國在神狐海域的可燃冰試開采現場距香港約285公里,采氣點位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0米的海床中。自5月10日正式出氣至今,已累計產出逾12萬立方米,最高產量達日產3.5萬立方米,其中甲烷含量最高達99.5%,完成預定目標。
報道說,這次試開采同時達到了日均產氣1萬立方米以上以及連續一周不間斷的國際公認指標,不僅表明中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查和開發的核心技術得到驗證,也標志著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綜合實力達到世界頂尖水平。
從地圖上看,神狐海域可燃冰試開采點位于沒有爭議的中國專屬經濟區。據估算,整個南中國海有近800億噸可燃冰儲量。
今天上午,中國國土資源部在開采點舉辦了可燃冰試采現場會。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宣布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。中共中央、國務院也對這次可燃冰試采成功表示“熱烈的祝賀”。
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(Natural Gas Hydrate),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,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地永久凍土中??扇急紵a生的能量比煤、石油、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,而且燃燒后不產生殘渣和廢氣。同時,可燃冰全球儲量巨大,相當于已知煤、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,被國際公認為一種清潔高效的未來替代能源。
由于可燃冰絕大部分埋藏于海底,可燃冰開采難度很大。同時,可燃冰開采也存在風險,如果開采不慎導致甲烷氣體的大量泄漏,有可能引發強烈的溫室效應。如何安全、經濟地開采可燃冰,并且從中分離出甲烷氣體,依然是目前各國面臨的難題。
央視報道說,目前美國、日本、加拿大等國都在積極研發可燃冰開采,但都還未能達到連續產氣的目標。中國科學家利用降壓法,將海底原本穩定的壓力降低,從而打破了可燃冰儲層的成藏條件,之后再將分散在類似海綿空隙中一樣的可燃冰聚集,利用中國自主研發的一套水、沙、氣分離核心技術最終將天然氣取出。
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發預計,中國將在2030年前實現可燃冰商業開發。他認為,中國這次天然氣水合物的試開采成功,實現了中國在天然氣水合物開發上的領跑。它將會是繼美國引領頁巖氣革命之后的,由中國引領的天然氣水合物革命,將會推動整個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變。
上一篇: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 料今天就任
下一篇:中國已在永暑礁裝設反蛙人火箭炮